吃東西往往可看出一個人的心態,
在你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你不妨多加留意,應該多少可了解他們的個性:
(一) 、當一個人情緒緊張之時,
會喜吃一些甜潤的東西,如牛奶、雪糕之類。這些東西,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潛在力,會把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帶回到嬰兒幼小時代,因為小時候是人們一生中最快樂的留戀。
吃東西往往可看出一個人的心態,
在你周圍的親戚、朋友、同事、同學…你不妨多加留意,應該多少可了解他們的個性:
(一) 、當一個人情緒緊張之時,
會喜吃一些甜潤的東西,如牛奶、雪糕之類。這些東西,有一些不可思議的潛在力,會把人們在不知不覺間帶回到嬰兒幼小時代,因為小時候是人們一生中最快樂的留戀。
台北醫學大學生藥學科教授楊玲玲教學、研究工作滿檔,照樣精神飽滿,很少感冒。59歲的她常說:「醫師想賺我的錢,恐怕要關門了。」
出身於中醫世家的楊玲玲,由於家學淵源,比別人對傳統中草藥多一分情感,畢生致力推動藥膳生活化,更是身體力行。遇到有人問她「該怎麼保養身體? 」她毫不思索地回答,許多老祖宗流傳下來的經驗,其實就是平民養生法,花不了多少錢,就可強身固本。
就像米漿是楊玲玲推薦的養生良方。她說,米漿就是清粥上面一層液態的米糊。以前經濟狀況較差者吃不起米飯,只能喝粥,照樣可以下田做粗活;如今經過現代科學研究發現,白米熬煮後的米漿,能有效提升大分子的抗體,可以補中益氣,可以說是「窮人的人參湯」。
因此,楊玲玲建議,現代人因工作壓力大,容易有大腸激躁症,不妨偶爾喝一些米漿,這種米漿可以是一般煮粥上面的一層米糊,也可先以白米泡水後用果汁機磨碎,再用文火熬煮,對恢復體力頗有幫助。
楊玲玲說,她的小孫子如果拉肚子,也是如法炮製。
依照大清皇室御方所燉煮而成的「龜鹿二仙雞」,讓裕隆集團嚴凱泰和雲門創辦人林懷民成為「一鼎軒」餐廳的座上賓,而吸引著他們前來品嚐的原因,則是此藥膳可補血補氣,並強化精神體力。
龜鹿二仙雞 嚴凱泰、林懷民都愛
「龜鹿二仙雞」是一鼎軒的招牌菜,其主要藥材以龜板與鹿茸為主,但在料理此藥膳前,必須先提煉「龜鹿二仙膠」,而它的製作過程相當繁複講
究,需經9天8夜持續不斷熬煮才能提煉出來,之後再搭配東洋參、何首烏和川芎等中藥材,和雞肉一起燉補12個小時,才能煮出這鍋甘甜味美的養生藥膳,而湯頭正是它的精華所在。老闆潘麗平表示,這道料理是家傳配方,食譜是從大清雍正元年留傳下來,至今已有百年歷史了。
「我只有走路時才需要戴近視眼鏡。」曾擔任立法院特聘駐院中醫師廿餘年的董延齡,儘管年歲73,身形依舊英挺,雙眼全無老花的他,看書、寫字完全不必仰賴眼鏡。
談起養生之道,「一進一出、一動一靜,都要符合中醫的陰陽之道。」董延齡解釋,一進一出指的是飲食、排泄,一動一靜即運動、睡眠,「他們像四根柱子一樣,支持生命生生不息」。
董延齡說,年少時歷經多年戰亂,顛沛流離的生活加上經濟上的窘迫,年輕時的體質極差,偏向「陰陽兩虛」,冬天怕冷、夏天怕熱,好長一段時間非常容易感冒,胃腸功能也不好。但他也以自己為例,強調「體質是可以改變的」。
【聯合報╱記者 陳惠惠/報導】 艷陽下工作,有些人怕曬傷,強忍酷熱,把自己裹得密不透風,醫師提醒,這樣反而更容易中暑。此外,有些人以為冰袋可以讓中暑者更快「降溫」,這也是錯誤的觀念。 馬偕新竹分院急診醫學科主任蔡維謀就看過這樣的例子,路邊停車收費員怕太陽曬,不只頭戴帽子,還全身裹得緊緊的,連臉頰都不露出來,因此中暑被送到醫院。蔡維謀說,要防曬,應穿著淺色、寬鬆衣物,包得密不透氣只會適得其反。 榮新診所副院長何一成則發現,碰到中暑患者,不少民眾常用冰塊、冰袋快速降溫。他說,這樣反而會因為血管收縮,無法順利散熱。最好的做法應該是脫去衣服、吹電扇,並用攝氏十到廿度的冷水擦拭身體,才能有效降低身體的溫度。 有些人出現頭昏、疲倦等中暑或熱衰竭前兆時,會塗抹萬金油或白花油,以為冰涼的感覺可以緩解症狀,蔡維謀說,油性物質恐怕更不利於散熱。 「避免熱出毛病,最要緊的就是適度補充水分。」何一成提醒,大量灌水只會大量排尿,最好的方式應是每隔一段時間補充一次,並視流汗狀況而定,若發現尿液顏色變深,也要增加水分攝取。
中暑、熱衰竭、熱痙孿比較
|
【殷秀妙/振興醫院營養治療科營養師】 上班前習慣聽氣象播報,最近常提醒戶外活動記得防曬。炎炎夏日,讓人食欲降低、胃口不佳、容易疲倦及腸胃不適等。身體在酷熱天氣下大量排汗,體內的水分、電解質和水溶性維生素,隨著汗液流失。因此,預防中暑及避免飲食攝取不當亦是夏日重要課題。 |
【聯合晚報╱記者李樹人】 你家冰箱比馬桶還髒?這可不是危言聳聽!一項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所進行的「國人食物冷藏保鮮觀念調查」顯示,近六成民眾常將食物放到壞掉,導致家中冰箱成為堆放過期食物與滋生細菌的大本營。 阮綜合醫院家庭醫學部最近針對台北、台中、高雄三大都會區民眾如何使用冰箱進行調查,共計訪問了六百多個民眾,發現三大都會區民眾在冰箱使用上各有盲點,台中地區民眾最愛把食物放到爛,台北地區民眾食物保鮮觀念最差,而高雄民眾家裡的冰箱則可能是全台最髒。近五成五高雄地區民眾家中冰箱有異味,且湯汁血水外溢等狀況,居全台之冠,該醫院家庭醫學部主任許崇民就認為,部分高雄地區民眾冰箱內的細菌可能比馬桶還多! 許崇民表示,海鮮、肉類是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肉毒桿菌等的主要來源,民眾務必將生鮮食材與熟食分別密封存放,以杜絕生熟食細菌交叉污染及大量繁殖,一旦水血外流,容易滋生病菌,冰箱就可能比馬桶還髒。 至於台中地區民眾則最喜歡將冰箱塞滿,以致食物放到過期,每五人中就有一人食物買回來超過七天以上才食用,幾乎每個月都有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 高達九成台北地區民眾認為自己擁有食物保鮮的良好觀念,但實際上近五成台北地區民眾以為,食物只要放進冰箱就可以保鮮,完全忽略食物保鮮的前置處理。 總體來說,約有近六成的三大都會區居民每個月都有冰箱中的食物放到過期壞掉的經驗,約有一成的人每個月得丟棄三次以上的過期食物。 另外,近七成都會區民眾錯誤使用冰箱冷藏,近四成民眾並未先處理食物,就直接放進冰箱,有些人則以為塑膠袋綁上了橡皮圈,或是湯鍋蓋上鍋蓋,就算處理好了,如此一來,不僅提高細菌交叉污染的機會,更加速冰箱內細菌繁殖。 調查也顯示,多達九成高雄地區民眾認為自己腹瀉、拉肚子與家中食物保鮮無關,對此,許崇民表示,民眾如果不慎吃到冰箱裡面被感染的食物,可能引發噁心、腹瀉、腹部絞痛等症狀,甚至會引發食物中毒。
|